英語閱讀英語閱讀理解

冰山效應:八分之一與八分之七的藝術

本文已影響 1.12W人 

ing-bottom: 83.44%;">冰山效應:八分之一與八分之七的藝術

The Iceberg Theory is a term used to describe the writing style of American writer Ernest Hemingway. The theory is this: The meaning of a piece is not immediately evident, because the crux of the story lies below the surface, just as most of the mass of a real iceberg similarly lies beneath the surface. For example,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a meditation upon youth and age, even though the protagonist spends little or no time thinking on those terms.
“冰山理論”是一個用來形容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的寫作風格的術語。具體是指:一篇作品的的意義不是顯而易見的,因爲故事的要義往往隱藏在表面之下。比如,《老人與海》是是關於對年齡的思考,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花費什麼時間。

In Death in the AfternoonIf, Hemingway wrote: a writer of prose knows enough of what he is writing about he may omit things that he knows and the reader, if the writer is writing truly enough, will have a feeling of those things as strongly as though the writer had stated them. The dignity of movement of an ice-berg is due to only one-eighth of it being above water.
在《午後之死》中,海明威寫道:如果一個作家真正知道自己在寫什麼的話,即使他省略掉這些東西,讀者還是能夠理解他想要表達的內容。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爲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知識掃盲:

“冰山理論”是一種簡約的藝術。即刪掉小說中一切可有可無的東西,以少勝多,象中國水墨畫技巧,計白當黑,不要鋪陳,不要八分之八,而只要八分之一。

英國學者貝茨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一文中認爲,這種簡約在語言上表現爲刪掉了小說中幾乎所有的解釋、探討,甚至議論;砍掉了一切花花綠綠的比喻;剝下了亨利·詹姆斯時代句子長、形容詞多得要命的華麗外衣:“他以誰也不曾有過的勇氣把英語中附着於文學的亂毛剪了個乾淨。”這些英語文學的亂毛中被海明威收拾得最利索的是形容詞。

形容詞過多是十九世紀末以亨利·詹姆斯爲代表的小說家帶給英語文學的一大災難。譬如詹姆斯的代表作《貴婦人的畫像》充斥了長句子和多重修飾,“你不憋足一口長氣是讀不完一個句子的,好比一長列貨車,站在它面前望不到盡頭”(董衡巽語)。這絕對是學者型的文風。而海明威18歲就去打仗,根本沒有機會進行科班訓練,打過仗當了美國一家報紙駐歐洲的記者,寫文章和報道要用電報發回國,語言必須簡明,於是形成了一種所謂的“電報體風格”,極少用修飾語,極少用形容詞。

海明威省略的其實是我們憑經驗可以填充想象的部分,因此,這種省略技巧就最大限度地調動了讀者的經驗參與,使讀者覺得作家很信任自己的理解力和經驗能力。在這個意義上,海明威等於把冰山的八分之七空在那裏讓讀者自己憑經驗去填充。而以往的小說家如果是現實主義者就把什麼都告訴你,喋喋不休,不厭其煩,不留空白;如果是浪漫主義者就拼命調動讀者的情緒,拼命煽情。海明威也在調動,他調動的則是經驗。

這是一種新的小說美學。怎樣深入闡發它的美學層次的內容還需要繼續思考。但我們起碼可以說,這種“經驗省略”涉及的決不僅僅是個“簡潔”的問題,它還關涉着對世界的認知與呈示問題,關涉着小說家對生活中的情境和境遇的傳達方式問題,從中有可能生成一種小說的情境美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