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英語學習方法

學習英語成爲一首歡樂的歌

本文已影響 2.52W人 

英語教學是一門語言教學,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語言的能力。筆者認爲英語教學應該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社會活動緊密相聯,教學中應該始終充滿着生活的氣息,盪漾着歡樂的歌聲。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學習英語成爲一首歡樂的歌,歡迎大家參考與借鑑。

ing-bottom: 138.53%;">學習英語成爲一首歡樂的歌

傳統的英語教學過分強調學科的邏輯體系,強調語言運用的標準化、規範化,強調結論的唯一性。一方面,教學中人們習慣按學生對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認知規律把活生生的教材分成若干個知識點進行教學,目光緊緊地盯着語法、詞彙等細節的傳授,“用單詞教單詞”和“爲語法教語法”,教學活動統得太死,學生成了接受教材的奴隸,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另一方面,在設計教學時人們更多的注重教,很少考慮學,教學爲教“教材”而教,導致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爲追求效率不自覺地程序化、機械化地羅列教學信息。其結果是,學生在教師的統一調度下進行教學活動,教與學的雙方緊緊圍繞窄小的、機械分割了的知識點進行教與學的活動,學生對教材的整體感受和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對學生的心理作用被忽視,英語教學缺乏活力、缺乏創意,機械、呆板,始終無法讓學生唱響歡樂的的歌。

隨着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和《英語課程標準》的出臺,中學英語教學改革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英語課程標準》高度重視課程內容的優化和完善,着重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強調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着眼於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實現課程內容的現代化、生活化與適應性。更可喜的是,按《英語課程標準》編寫的新的中學英語教材在內容編排時也重點突出了對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採取了指導性的學案模式,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作用,強調現代英語教學不再是靜態地、單一地教授書本上的內容。在新課程理念營造的良好的氛圍之中,中學英語教學完全可能,也完全應該帶領同學唱一首讓學生喜歡、樂於接受的歌。當然要唱好這首歌,在具體操作時還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讓教學充滿時代氣息,帶領學生“走進新時代”英語教學是一門語言教學,它和其他所有語言教學具有明顯的相同特徵。英語語言和其他正在使用中的語言一樣是具有生命力的、開放的、發展着的活的系統。而且,社會是發展的,語言是發展的,人是發展的,人對語言的認識和運用也是發展的,有一個不斷完善的發展過程。從小學到大學,從天真無邪的童年到歷經滄桑的老年,不同的人,不同的年代,每一個人對語言和語言的運用都有自己獨特的經驗和感受。傳統的英語教學立足於知識點的傳授和教材的講解,採用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說學生練的方法,總是灌輸已經固定了的英語的詞彙、語法等,教學活動在封閉的、獨立的系統中進行,把學生與社會分離,把學習與社會發展分離。學生被動地、零散地、僵硬地記憶書本上的固定了的知識,很少考慮用具有時代特點的新知識、新觀念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加深對英語運用能力的提高,等到要用時學生也只會生吞活剝,從而削弱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也阻礙了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開展中學英語教學,首先,要認識英語教材只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媒介。學生要學好英語就必須融入英語的海洋,跟上英語發展的步伐,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教師應考慮如何運用合乎語言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教會學生運用語言,有計劃地組織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進時代,感受英語語言運用的時代氣息。

具體實踐中,我們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穿插一些具有濃厚的時代特徵的新詞彙,增加課堂氣氛,瞭解時勢,擴大詞彙。如,當要求同學們開始課堂練習時,我們說:Let's roll!(告訴同學這是 9.11 事件催生的英語新詞彙,意思是“開始行動吧!”是 9.11 事件中美聯航 93 次航班上的乘客和乘務人員以此作爲與劫機者開始搏鬥的信號。)當出現一個很多同學都沒有答對的問題時,我們說:It's villain1.(villain 頭號敵人,也是 9.11 事件催生英語新詞彙。)

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增加英語課堂教學的活力,拉近學生與世界的距離,在教學課件設計與製作時有意輸入鮮活的、具有時代性的英語內容,讓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學習瞭解世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英語的熱情。例如:email(電子郵件),surf on the internet(網上衝浪),clone(克隆),netizen(網民),CEO(首席執行官),DIY(do it yourself);Ground Zero (世貿中心廢墟),9/11,September 11, Evil Doers(),Terrible Tuesday (恐怖星期二,即 2001 年 9 月 11 日),Post-September 11(後 9.11 時代),Anthrax (炭疽)等。

二、使教學貼近生活、充滿活力,讓學生感受學習是“快樂老家”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開展中學英語教學,還應該認識教學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教學中要善於瞭解、把握學生的感受和體驗,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會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挖掘教學情景或素材,使教學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力,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和有話能說;使學生樂學、愛學和會學。

具體實踐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和生活)設計教學活動,組織有效教學。如:

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獲得將要學習的文章的有關背景知識,讓學生儘量再現教材內涵的真實生活,對課文進行整體閱讀和整體理解。引導學生在瞭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後,再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對文章的自我理解或對課文的某一話題的自我理解大膽張口表達自己的思想,進行小組討論或課堂辯論,要求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論學習課文的感想,並利用課文裏的詞句,敘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體會,以及要求改寫、縮寫、編寫課文英文等。同時教師也儘量用貼近真實生活的英語講解,努力把學過的英語單詞或句型用到師生之間的交際中去,逐漸幫助學生養成自覺運用貼近生活的交際英語的習慣。

可以利用生活用具儘量摹擬課文中的生活實際,創設符合生活的、活潑的教學情境。通過摹擬生活實際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逐步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三、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確信自己不是“笨小孩”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開展中學英語教學,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轉變教學觀念,堅持英語教學不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而是培養學生運用言語技能的教學,要把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作爲教學的重點,努力創設民主平等的人際關係和和諧的教學氛圍,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依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個性特點和學力基礎設計教學策略。

具體實踐中,我們還需要綜合學生、教材、方法及教師自身的特點,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體現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創新性、靈活性。備課要“備學生、備教材、備教學設計、備課件製作”,儘量使用生活化的語言情景,不濫用多媒體課件,不放過任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機會。

需要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應儘可能多地用英語組織教學、用英語講解、用英語提問、用英語講、評、佈置作業……使學生感到他們所學的英語是活的語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讓學生儘量用英語聯想、用英語思考,在聽、說、讀、寫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上做文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之中—運用英語語言表達思想、說明問題、體驗成功、感受快樂。

需要進行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瞭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要、困惑和難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或任務的難度,準確地估計學生的學力水平和個性需求,在“最近發展區”的理念指導下,爲學生安排恰當的教學內容,創造學生英語能力發展的最佳情景。並注意把英語教學與“心育”統一起來,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學習習慣培養和學習態度教育,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總而言之,中學英語教學想成爲學生一首喜歡唱的歡樂的歌,一門喜歡學的有趣的功課,我們就需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建立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策略,在充分分析學生、教材後,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設計恰當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輔助手段(CAI,計算機輔助教學),合理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性、個性化學習,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社會發展,在新舊知識的銜接、連貫和運用中發展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使英語語言學習更加具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氣息,讓學生走進英語課堂就像“來到了太陽島上”盪漾着歡樂的笑臉。

參考文獻

1. 章兼中:“英語教育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 年第 1 期。

2. 唐力行:“整體語言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 年第 1 期。

3. 鄭敏生:“靈感思維發散思維聚合思維”,《廣東教育》1999 年 12 月。

4. 劉建峯:“讓英語教學活起來”《中國教育報》2002 年 8 月 7 日第 4 版。

5. 郜雲雁:“發現你的優勢”《中國教育報》,2002 年 5 月 31 日第五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