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英語文化

淺析翻譯中的文化意識

本文已影響 1.75W人 

【論文關鍵詞】翻譯; 文化 意識
  【論文摘要】作爲跨文化交際的橋樑,語際間的翻譯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種語言都從文化中獲得生命和營養,所以我們不能只注意如何將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而要力求表達兩種文化思維方式與表達情感方面的習慣。因此,翻譯不僅僅是語言文字轉換形式,更是不同文化的移植活動,翻譯所涉及的不僅是兩種語言,更是兩種文化。譯者不僅要掌握兩種語言,還必須熟悉兩種文化,以期作出更好譯文.
  一、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詞彙空缺
我們在此所說的空缺是指原詞語所載的文化信息在譯語中沒有其“對等語”。如產生於美國上個世紀60年代的“hippie(或hippy)",由於它是美國文化的賭徒產物,在漢語中也無相對應的詞語,曾音譯爲“希比士”或“希比派”,現被譯爲“嬉皮士”,此譯名雖比前兩個譯名要好些,但仍無法確切表達“hippie”一詞的內涵,且有可能造成誤解。雖然他們對當時的社會現實不滿,生活方式與衆不同,頭蓄披肩長髮,身着奇裝異服,沉迷於酗酒吸毒,但他們並非是“嬉皮笑臉”的人,其中不少人對社會問題持有嚴肅的態度。還有些民族文化內涵特別豐富的詞語,在翻譯中必須詳加註釋,說明該詞的語用意義,才能使譯語讀者瞭解原語獨特的文化淵源。如:“我屬雞,我從不吃雞,雞年是我的本命年。”這句話的翻譯應如下:"I was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I never eatchicke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will bring megood luck or bad luck.”(Chinese people tradi-tionally use 12 animals, representing the 12Earthly Branches, to symbolize the year inwhich a person is born. Spring Festival 1993,for example,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Year of theRooster, people born in this year have the roost-er as their life symbol. All other years of therooster, according to an old Chinese saying,be-come either good or bad luck years for them.)西方文化中沒有以動物配屬人的出生年份的習俗,因此對於上句中出現的“屬雞”和“雞年”所蘊含的文化內容是很難理解的,譯者譯出這些詞語的指稱意義,同時又詳加註釋,說明其內涵的意義,才能讓英美讀者比較完整地理解句意。比如”after-life"一詞,英漢詞典註明“來世”,但漢語的“來世”與英語的“afterlife”有巨大的差異。根據英語詞典的釋義," afterlife”爲“an ence a fterdeath",指的是人死後的靈魂生活。如電影Ghost(《人鬼情未了》)中,女主人與其情人的鬼魂相伴的感人故事。還有英國小說《呼嘯山莊》中,男主人希斯克利夫死後其鬼魂與其情人的鬼魂相伴,出沒在山谷中。但是在佛教中,不相信“永恆不變的靈魂”,其“來世”指的是人死後重新投胎而得來的“轉世之世”,如梁山伯與祝英臺死後化爲蝴蝶,所“afterlife”譯爲“後世”或“來生”更好些。在中外文化中,英美人信奉基督教,中國人信奉儒教、道教和佛教。二者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基督教和中國佛教中都有魔鬼,但前者指魔鬼爲“撒旦”,而後者則稱爲“閻王”;雖然也有地獄,但前者有“地獄的最底層”,而後者則有“十八層地獄”一說。
(二)詞義衝突
這裏的衝突指詞語所載的文化信息與譯語的對應語所載的文化信息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說,詞語的表層指稱意義相同,但詞義深層所承載的文化涵義卻不盡相同或者是相反。這類詞語雖然不多,但在翻譯中卻不容忽視,稍有疏忽,便有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的可能。如:""individualism"一詞,其漢語對等語是“個人主義”,韋氏第九版《大英詞典》中釋義爲“主張個人人格與經濟上的獨立,強調個人主動性、行爲與興趣的理論,以及由這種理論知道的實踐活動”。在歐洲歷史上,個人主義與中世紀的神權中心相對立,它在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曾起過積極的作用。在美國,個人主義典型形象是殖民初期身扛長槍與斧頭,敢於與飢餓、嚴寒及病痛作鬥爭的拓荒者(pioneer),這種個人奮鬥精神作爲整個民族的文化精髓被傳承下來。因此,在西方人們重視個性的發展,普遍把個人主義視爲實現自我價值的積極表現,“個人主義”被視爲“拼搏進取”的同義語,明顯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在漢民族文化中,《現代漢語詞典》對個人主義定義爲“一切從個人出發,把個人利益置於集體利益之上,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錯誤思想。在中國文化的傳統觀念中,人們崇尚“大公無私”、“克己奉公”、“一心爲公”,提倡“毫不爲己,專門爲人”,處於這樣的文化氛圍中的“個人主義”具有明顯的貶義。
(三)語義聯想
借喻寓意,觸景生情,這是日常生活和文學作品中常見的語言現象。但由於不同的民族文化氛圍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對於同一種景象,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情感反應或不同的予以聯想。所以,翻譯時應考慮漢英詞語感情色彩差異。如:“金雞鞋油:顏色有黑、棕、白、紅、黃、藍。”其英文譯文爲:"Golden Rooster Shoe Polish comes inblack, brown, white, red, yellow and blue.”“金”字在漢語中有四種涵義:(1)金屬的總稱;(2)錢;<3)古代金屬製的打擊樂器;<4)黃而發亮的色彩。而作爲十二生肖之一的“雞”,在中國人心中可產生不同的聯想。"rooster”一詞爲“雄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雄雞報曉”的說法。而“cock”一詞除了表“公雞”,也是男性性器官的婉稱。”chicken”一詞意義模糊,有懦弱、膽怯之意,英語中也有“as timid as chicken”一說,再說,“chick-en”所具備的語用意義與原文不符。在此,譯文使用“rooster"一則避免了歧義的產生,二則在感情上也容易爲英語讀者接受。因此,"goldenrooster"具有可讀性和可接受性,同時又保留了原文的語用意義和指稱意義,體現了原文的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祈使功能,達到了意義相符、功能相似的要求。針對以上的問題,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有不少文化特色濃郁的詞語,應該本着一個總的原則:一方面要儘可能傳達原語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又要逾越譯語文化和譯語讀者可接受的限度。具體來說,對於有文化特色的詞語,可以採用文化意識衝突的轉換策略。


  二、文化意識衝突的轉換方法
(一)移植法
一般來說,帶有異域文化特色的表達方式往往都是些形象化語言。英漢之間文化的差異,往往就體現在使用不同的形象,或相同的形象具有不同的聯想意義。保留住原文的形象化語言,就等於爲中國讀者保留下了瞭解英美語言文化的機會。同時,新鮮形象的不斷引人,也有助於提高漢文化對異域文化的解釋或消化能力。因此,對於英語中文化內涵豐富的詞語,若有可能,應當儘量採取保留形象的譯語,使之成爲漢語中的“新鮮血液”。如:"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the one一eyed man is the king.”這句的中文意思近似漢語中的“蜀中無大將,廖化衝先鋒”,雖意義上很對應,但這種譯法多少還是有點文化失真,因爲在西方人寫的作品中,硬插進去一箇中國的典故,但很難會被英美讀者所接受。若把它譯成“盲人國裏,獨眼人稱王”就會更形象些,因爲這樣就能把其文化特色忠實地傳譯出來。有時,這種移植法也可稱爲直譯法。不過,由於英漢在語音文化上的差異,有時僅僅採取直譯法還不能完全達意,而必須進行一定的增補。如:在美國中篇小說《街頭女郎瑪吉》中,有一句母親對女兒的話:"All after allher bringing一up all, what I tol her an talkedwid her, she goes tech&rsquo;d bad, like a duck thewater.”(S Crane:Maggie: A Girl of theStreets)其譯文爲:“我生她養她,叮濘來囑咐去,她還是去做那傷風敗俗的事,跟鴨子下水一樣有癮頭。”在上海譯文《英漢大辭典》中,"like a duckto water"是個英語成語,意思是:“像鴨子人水般的;很自然地;輕而易舉地”。若採用“壞事一學就會”的譯法,意思是能表達出來,但畢竟表達得不夠味。一是不符合一個沒教養的粗俗人的說話口吻,二是丟掉了“鴨子下水”這個形象的比喻,而上面所引譯文在直譯成“跟鴨子下水一樣”之外,又補上了“有癮頭”三個字,既生動形象,又切合說話人的口吻,起到了形神皆似的效果。
(二)借用法
所謂借用法就是用漢語現成的俗語來傳移英語的俗語。此種譯法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英語中有不少表達方式在意思和形象上同漢語的表達方式非常相似,或非常相近,我們完全可以採取“拿來主義”的用法,用這些相似或相近的漢語現成表達方式來傳譯。例如“Like father, like son(尤其父必有其子)", "Castle in the air(空中樓閣)", "Walls have ears隔牆有耳)", "Habit issecond nature(習慣成自然)”。這些表達方式可謂意同形同,可以完全借用。另外一種便是英語中有許多表達方式雖然在漢語中找不到“形同意同”的對等表達方式,但卻可以找到“形異而意同”的表達方式,這時也可以借用這些現成的表達方式來傳譯。如:1. " have an axe to grind"(別有用心);2."leave no stone unturned"(千方百計、想方設法);3. "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見略同);4. "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weak(心有餘而力不足)”。以上四例中,前兩句的形象表達無法移植,第三句若譯成“有才智的人想法一致”,就會失去原文的精煉之美,第四句若譯成“精神上是願意的,肉體上是虛僞的”,不僅形式有失精煉,意義也會不明確。
(三)意譯法
意譯法是指譯者在受到譯語社會文化差異的侷限時,不得不捨棄原文的字面意義,以求譯文與原文的內容相符合。例如:“在農村,特別是比較偏僻落後的農村,還殘存着少數包辦買賣婚姻的陋習。”其譯文爲:"In China&rsquo;s more remote andbackward rural areas, corrupt practices exists inthe form of forced marriages.”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封建社會歷史的國家,其語言帶有歷史的烙印。過去,兒女的婚姻皆聽從父母之命、媒約之言,這裏所說的“包辦買賣婚姻”是封建社會的產物,現代西方人不曾經歷過,也不太熟悉。若譯成"arranged or bought and sold marriages",既冗長又難懂,沒有表達出這種婚姻的強迫性,會造成原文信息功能和表情功能的損失,影響文化交流。碰到這種情況,譯者可以只傳達原文的主要精神,這裏,“包辦買賣婚姻”被意譯成“forced marria-ges","forced"一詞道出了這種婚姻的種種無奈和作者對此種作法所持的否定態度,也容易在西方人心中引起共鳴。至於如何包辦、如何買賣並不是原文所要突出的主要信息,而且因其是一種已經消亡的社會文化殘餘,也沒必要強調語言的地方色彩,所以,譯者通過意譯,較好地傳達了原文的主要功能&mdash;信息功能和表情功能。再如《走下神壇的毛澤東))(權延赤),其譯名爲__&mdash;&mdash;Man, Not God。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爲新中國的創立和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曾受到人們神聖般的愛戴和敬仰。該書從生活而不是政治的角度展現了毛澤東作爲一個普通人的性格和經歷。如果將譯名直譯爲Mao Zedong Who Walked Down the Shrin。有以下不妥:<1)從信息功能看,譯文未全面忠實地傳達原文信息,“走下神壇”只是作者採用的修辭手段來強調這位偉大政治家的另一面&mdash;人情味,與一般時期中國人民將毛澤東過於神聖化形成對比。然而直譯的譯文不存在這個意義,因爲西方人並沒有將毛澤東當神看待,而且由於宗教信仰不同,中國的神也不是外國的神,因此,直譯容易引起誤解;(2)從美感功能上看,原文文字簡練、生動形象,能產生美感效應,若直譯的話,譯文會太長,語言也會太平淡,失去了美感功能;現在的譯文不僅文字簡練,對比強烈,也迎合了西方人注重人性和人情味的心裏,起到了功能相似的作用。我們都知道,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又是語言的土壤。語言是文化的有機組成的部分,而且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記錄着人類文偉的發展,反映社會文明進步成果,是交流、傳播、延續好發展文化的工具;但語言也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總是生產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在語言活動過程中,處處都有文化所謂烙印,時時可見文化的蹤跡。當今世界中,正是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信息傳播日新月異,人員交流日益頻繁,跨文化交際日趨廣泛。翻譯作爲跨文化交際的橋樑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爲每一種語言都從文化中獲得生命和營養,所以我們不能只注意如何將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還必須力求表達兩種文化思維方式與表達情感方面的習慣。因此,翻譯不僅僅是語言文字轉換形式,更是不同文化的移植活動,翻譯所涉及不僅是兩種語言,更涉及兩種文化。
總之,語言是傳達文化信息的,因而往往含有本民族的文化信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語言的文化內涵並非總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有濃厚淡薄之別。在不同的語言中,有些言語的“共性”大一些,民族“特性”少一些,有些言語的民族“特性”大一些,“共性”少一些。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把握一些原則,使得譯語更加地道、貼切,更易於讓讀者接受。

淺析翻譯中的文化意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