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英語文化

淺談跨文化意識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本文已影響 6.66K人 
ing-bottom: 29.84%;">淺談跨文化意識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跨文化意識 大學英語教學 障礙
論文摘要: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是語言所承載的內容。英語教學不僅是語言知識本身的教授,更應包括這種語言背後所承載的文化的傳播,因此,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對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現代大學英語教學應注重分析跨文化交際中的各種障礙,探索培養跨文化意識的有效途徑。
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爲了實現跨文化交際,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夠進行交流。語言與文化是密切關聯的,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是語言所承載的內容。英語教學不僅是語言知識本身的教授,更應包括這種語言背後所承載的文化的傳播。學習英語這種語言,一定會涉及這一語言所反映的文化。學了幾句英語,不分場合隨便亂說,這是十分危險的。但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對這個方面重視不足。許多課文的對話大致都是“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卻忽略了講話是否得體這一重要方面。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係
文化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從文學、藝術到倫理、哲學,從政治、法律到經濟、道德,從宗教、習俗到衣食住行,以及性別、職業、階層等個人角色,無所不包。而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隨着社會的產生而產生、發展而發展,屬於文化範疇,是文化的一部分,並對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西方語言學家們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注意到了文化與語言的不可分割性。美國語言學家Sapir(1921)曾說:“語言有一個環境,語言是學習文化最豐富的源泉。”董亞芬(1997)指出:“任何一種民族語言都是該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在語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個詞無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因此,學習語言必然涉及到文化對比研究,更涉及到跨文化交際相關課程的學習,在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必須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跨文化意識與英語教學的關係
(一)什麼是跨文化意識
跨文化意識就是指參與交流者認識到跨文化交際是跨越語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要求其對兩種語言背後的文化有整體認識以及對相關的知識有相應儲備。
跨文化意識有四個層次。在第一層次只是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特徵。例如.注意到日本人常常用鞠躬表達對客人的敬意;第二層次是對於對方文化與自己文化的顯著差異,特別是對某些有意義的文化特徵有所察覺,這時文化衝突往往會發生;在第三層次,對於與自己文化有着顯著差異的文化特徵在理論上或是理性上能夠理解;第四層次是最難達到的目標,在這個階段可以設身處地地爲對方着想.真正理解對方的所作所爲,這往往是通過長期的生活體驗才能獲得的。
(二)文化教學的必要性
西方外語界流傳着一句話:“一旦學了一門外語,你就不再是以往的自己了。”這句話揭示了學習外語和學習外國文化之間不可避免的聯繫:一個操雙語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雙重文化者。
從英語教學的角度看,跨文化意識即指對英語國家歷史、地理、政治概況以及風土人情等知識的瞭解。傳統意義上的英語教學往往只是注重對語篇本身等的複述和理解。但是,實際上,語篇本身並不具備任何意義。語篇理解是學習者將語篇本身的內容與自己已經具備的文化背景知識結合的結果。所以,事先了解相關背景知識,積累英語國家風土人情等基本知識,把握國際動態及新聞是非常重要的,否則英語學習就成無源之水了。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培養跨文化意識對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的障礙
(一)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是造成跨文化交際產生困難的根本原因。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可以體現在道德標準、社會關係、社會禮儀和社會風俗等方面。比如:西方文化崇尚個人主義,強調個性;而中國文化推崇集體主義,羣體意識。東方人表達方式較爲含蓄,在間候語中,中國人常問“去哪兒?”“吃飯了嗎?”這在西方人看來似乎是廢話或者侵犯他人隱私,西方人見面常用‘`Hello! " "Hi!”。由於文化差異的影響,東西方民族成員在跨文化交際中出現的障礙不勝枚舉。
(二)思維模式差異
Sapir曾經指出,語言不僅是交際工具,同時也是社會文化現實的反映,語言不僅傳播信息,交流思想,同時也影響我們的思維。由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有着不同的思維習慣和思維特點,因而影響着跨文化交際的順利實現。中、西方思維模式差異很大: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注重邏輯和分析,而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則表現出直覺整體性;西方人的思維爲直線式,而東方人的思維爲曲線式;西方人注重抽象思維,他們擅長運用抽象的概念表達具體的事物,而中國人習慣用形象方法表達抽象的概念;中國的文化傳統比較強調大局觀,主張凡事從大處着眼,所以其敘事的順序,時間與地點的表述,姓與名的排列等,往往由大到小,由整體到局部,英、美文化則比較強調個體因素,看問題的角度常常由小到大,由個體到整體。

(三)價值觀念的差異
和思維方式一樣,價值觀念同屬文化中的深層結構。在跨文化交際中,價值觀念決定了人們的交際行爲方式。在西方文化中,個體主義是首要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意味着個人利益至高無尚,所以強調個人力量,即我們所說的突出個人英雄主義;而講求中庸,貴在和諧則是中國文化的價值取向,這種和諧表現在宇宙中的各個方面要均衡,是以家國爲本位的羣體社會結構決定的。在跨文化交際中,不同文化的成員若忽視價值觀念在交際中的潛在影響,就會造成交際障礙。
(四)民族中心主義,缺乏跨文化意識
民族中心主義是指按照本民族文化的觀念和標準去理解、衡量或判斷他族成員的行爲舉止、交際方式、社會習俗、管理模式以及價值觀念等。民族中心主義使得參與者在跨文化交際中,潛意識地忽略了不同文化的差異,缺少交際中必要的移情((empathy),導致跨文化交際失敗。這種在跨文化交際時的語用失誤屬於文化負遷移,是人們跨文化意識的缺乏。

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跨文化意識
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會注重英語的聽、說、讀、寫四會能力。四會能力當然很重要,它是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基礎,但是它遠不是問題的全部。語言是文化的產物,它具有探刻的文化內涵,與不同的對象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如何表述一種思想,與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如何說或怎麼說,有時候比會說更加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從以下幾方面,將跨文化意識與語言教學結合起來。
(一)妥善處理母語的作用,提供和創造真實的語言交際情景
歷來認爲,母語干擾應儘量排除於課堂之外。但母語文化體系先人爲主,以一種新的體系取而代之是不可能的。正確的做法是通過語言文化共核部分的相融以及相異部分的對比,使母語文化這種潛意識的體系成爲正面的、積極的、建設性的參照系,從而使英語在對比中成爲顯性的、易於感受和理解的東西,即發生正向遷移。同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電化教學設備以及多媒體技術,增加課堂的信息量給學習者,提供真實的語言交際情景。通過視、聽語言交際的真實場景及交際者的表情、姿態,學習者不僅能熟悉外國人的日常生活應答方式,而且能進一步理解語言在特定情景中的內涵及交際者所表達的語言之外的內心情感。
(二)結合教材,豐富文化內容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1冊第3單元“Marriages Across theNations",講述的是跨國婚姻中主題雙方對待婚姻和家人不同的態度和相處方式。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列舉本國、本地區的婚姻習俗和理念,教師介紹英語國家對待婚姻的態度,讓學生對不同婚姻文化之間的差異進行比較。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和對比討論,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習英語的跨文化意識。
(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開設有關中西方文化知識的課程或講座
第二課堂可作爲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如鼓勵學生觀看原版電影、排演英語短劇、舉辦英語角、開展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還可開設有中西方知識的課程或講座,向學生全面介紹所學語言國家的民族特性、文化特點、風俗習慣等,使學生對這些國家和民族的情況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和了解。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品味和體驗中西文化在各個方面的異同,增強他們的跨文化意識。
(四)鼓勵學生閱讀英文文學作品
鼓勵和介紹學生閱讀大量英文文學作品,以加深對不同文化內涵的理解。文學作品是瞭解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風俗習慣、社會關係等方面的最生動、最豐富的材料。
(五)充分發揮外籍教師的文化傳播作用
外籍教師對於他們民族的一切感受最深,甚至可以說他們本身就是這種民族文化特性的體現。外籍教師可以彌補中國教師對外語文化方面掌握的不足,在思想和行爲方式上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要充分發揮外籍教師的文化傳播作用,鼓勵學生與外教交流,使學生直接地感受文化的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恰當、靈活地使用英語,避免在跨文化交際中犯錯誤,增強跨文化意識。
五、結束
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不僅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而且也是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動力與源泉。文化意識的培養與大學英語教學兩者之間是互惠互利的關係,語言教學必須與文化意識培養相結合。作爲英語教師,我們需要正確認識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在語言教育的中重要地位,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手段,並積極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爲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素質的人才而不斷努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