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英語文化

外漢課堂無效教學的調整和思考

本文已影響 2.52W人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途徑,也是學生獲取信息,鍛鍊提高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是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使教學過程民主化、科學化、互動化,使教學主題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

ing-bottom: 141.59%;">外漢課堂無效教學的調整和思考

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我們每個英語教師應不斷地思考,教師的言語是否是多餘的?教師的設置問題是否有效?教師的課堂教學及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最佳的效果?由此可見,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存在很多無效的或低效的教學行爲。爲此,教師應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教學行爲,達到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效果,並應十分關注學生的知識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發展。有效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它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一、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

1.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英語課堂教學基本上還拘泥於教材所傳遞的信息.英語課堂教學基本上還拘泥於教材所傳遞的信息,而開放型的、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和發散學生思維的課堂教學還比較少。在課堂教學中,有時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部分課時過於注重講授,沒有以精講精練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係,導致教與學不合拍,忽視對學生的基礎、能力的關注。

(2)課堂教學不能針對學生的實際。課堂教學不能針對學生的實際,缺乏“備學生”、“備學案”這一必要環節;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仍然拘泥於教材,沒有進行有效的取捨、組合、拓展、加深;課堂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點、難點的滲透,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適時地活化;課堂密度要求不足,學生參與機會少、參與面小;課堂留給學生自疑、自悟、自學、自練、自得的時間十分有限。

(3)在課堂教學中依賴教學資料。在課堂教學中依賴教學資料,缺乏對資料的精選與整合,忽視教師自身對知識框架的主動構建,從而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

(4)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不能及時獲悉學生在課堂上有沒有收穫、有多大收穫等學情;課前設計“想教學生什麼”,課堂反饋“學生學到什麼”和課後反思“學生還想學什麼”三個環節沒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統一。

2.學生英語學習存在的問題

由於課堂教學中以上問題的存在,學生的英語學習出現了許多問題。

(1)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英語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願意發言;另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新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或不能理解教師相對較快的指示語。

(2)學生對英語課堂知識的掌握不實在、理解不全面。學生對英語課堂知識的掌握不實在、理解不全面,課外花的冤枉時間多;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英語學科複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地利用課本,適時地迴歸課本,英語複習缺乏系統性,英語學習缺乏主動性。

(3)部分學生缺少教師明確的指導。部分學生缺少教師明確的指導,在複習時缺乏系統安排和科學計劃,或者學習和複習沒有個性化特點, 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

二、英語課堂教學提高有效性的對策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教師面臨着許多有關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認爲,第一,當前要對課堂教學的無效、低效行爲表現進行梳理;第二,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第三,從長遠角度說,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提高;第四,從機制來說,發展性評價體系的構建,評價問題是最緊要的問題。

再如,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課堂如何才能共同有效學習?而針對這個問題,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要面向全體不是讓每個學生都獲得一樣的發展,要讓每個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發展。不要簡單地把學生之間的差異看成是教學的問題,而是要把學生之間的差異看成是教學的資源,教學中要充分、合理、藝術地利用這一資源,使學生之間發生實質性的互動,這是實現教學增值,也是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重要保證。

那麼,如何在有限的40分鐘內既夯實雙基,又培養能力,還能愉悅情感呢?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三個要素。在不同學科、不同課堂裏,這三個方面整合的角度和切入點不同,要根據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有機整合。這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爲考試而損害三者的和諧發展。知識點和技能要抓核心,有的知識點思維價值和情感價值比較豐富,這就需要挖深挖透。要根據知識的不同特點來整合思路。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高有效性:

1.教師要有課堂效益意識

有效的媒體手段有助於課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複習課堂上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面,短、頻、快的大容量課堂節奏能有效地吸引並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從而最終提高學習的聽課效益;其次,課堂效益意識還體現在教學的設計中要充分爲學而教,以學生如何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標準來設計教學。課堂設計要有助於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有助於他們有效內化知識與信息,複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恰當地滲透中考的信息,拓寬教學內容。

2.英語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有效地獲取學情反饋

有效地進行課前回顧,課堂小結等環節的落實。爲了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教師還可以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激勵性的英語學習效果評價制度,堅持對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等方面進行跟蹤,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複習狀態與狀況,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3.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切實抓好備課

教學備課要精,練習要精,作業要精。同時,我們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由教師自己及時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師要突破現行教材的侷限性,在重點語法項目上有系統的強化訓練。在句法上不能拘泥於傳統的語法層面,要蒐集材料,適當拓寬。

4.要強化分層次教學與輔導

通過分層次教學和輔導提升學生的成績。從方法上,要抓住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區別不同情況,有針對性輔導。從策略上,加強學生實際問題的研究,做到缺什麼、補什麼,從對象上,要重點關注學科明顯薄弱的學生,採用教師定學生、師生結對、輔導等有效形式使學生隨時能得到教師的輔導和幫助,從而切實提高學生成績。

三、英語課堂調整無效教學進行的思考

“有效教學”的核心問題是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教學的效益不在於教師而在於學生。因此,對英語課堂無效教學進行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爲。它的邏輯必要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教學是在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中進行的。

面對實際教學,只有不斷的反思才能更有效地教學,有效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一相情願,教師話語的霸權,往往會造成課堂的無效教學。比如,在課堂上,教師獨享課堂權力資源;學生無法發出真實的聲音,只是傾聽教師的“獨白”,緊跟教師話語節奏,捕捉教師情緒,記錄教師的話語,接受教師的提問和評判。這就要求教師話語權的迴歸:

樹立以人爲本的價值觀,即人本觀、民主觀、主體觀、價值觀。轉變培訓觀念,轉換話語模式,即轉變培訓模式;創設交流和溝通的平臺;鼓勵教師自我構建話語。與教材對話,追尋話語權,即要善於用“教材”教;以教材爲藍本,重新設計教案。轉變話語格局,拒絕話語霸權,即改變課堂權力結構;改變教學方式;轉變教師角色和功能。

有效教學是爲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何謂"理念"?理念就是一個人具有的準備付諸行動的信念,它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動。具體地說,有效教學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這些內容:

1.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

首先,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腳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也就是說,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的發展是全人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學科(如英語、數學等)的發展。教師千萬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學科的價值,而且也不能僅把學科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

2. 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着感覺走,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爲“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同於生產效益,它不是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於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3. 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

如教學目標儘可能明確與具體,以便於檢驗教師的工作效益。但是,並不能簡單地說量化就是好的、科學的。有效教學既要反對拒絕量化,又要反對過於量化。應該科學地對待定量與定性、過程與結果的結合,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業成就與教師的工作表現。

4. 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

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爲,持續地追問“什麼樣的教學纔是有效的?”“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

5. 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

所謂“策略”,就是指教師爲實現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採用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爲方式。具體地說,按教學活動的進程把教學分成準備、實施與評價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的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決策,並不要求教師掌握每一項技能。

按照目標管理的教學流程,有效的教學過程劃分爲三個階段:教學的準備、教學的實施和教學的評價,並據此來劃分教師在處理每一階段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爲方式。爲此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羅傑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輕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於積極的情感狀態,使學生主動而愉快地學習。

融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教師在主觀上作積極的努力。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體諒他們學習英語的難處,尊重學生的思想,善於激勵他們。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的英語程度參差不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對差生,教師的態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給他們介紹一些學習方法的書,並教他們一些改善大腦記憶力的鍛鍊方法;對於作業出現較多的錯誤,不是簡單用紅筆打“×”,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確的部分劃出來,寫上“good point”或“good sentence”之類的表揚話,使他們感到還有希望,從而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還要經常讓他們有表現的機會,哪怕是點滴的進步都要加以表揚,學生並不是單純地追求表揚,他們會把老師的表揚看成是對自己的關注和重視,從而激發繼續向上的動力。師生間的融洽關係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鬆,表現出願意配合老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從而創建出有效性的學習氛圍。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有效的主動學習

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光講大道理、明確學習目的是不夠的。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越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掌握知識就越快。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運用恰當有趣的例子,活躍課堂氣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添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地將注意集中到授課內容,以便更好地掌握這些內容。要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作爲教師,就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學生一旦對英語感興趣,就會樂於接受它,變“苦學”爲“樂學。”英語作爲一門外語,不同於其他學科,學生很難象學漢語一樣輕鬆自如地掌握。所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中要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如何能一上課就將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外語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於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應該採用。但又必須根據課堂上學生的知識反饋和思維活動情況靈活選擇教法,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識的講授,更要密切注意學生的思維進展情況。

培養學習興趣是導致學生熱愛這門學科的途徑,而好的教學方法又是激發興趣的重要因素。教無趣,必不樂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來自教師的主觀努力。作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觀察和總結,把培養學習興趣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被動學習轉化爲主動學習。

(3)尊重學生的實際水平,保證有效的知識掌握

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是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那麼,我們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進行教學,而應按照學生“學”的規律進行教學。即:學生“應該怎樣學”,我們就“應該怎樣教”。所以,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要以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爲前提,教師設計的教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周密地考慮到學生存在“已有知識經驗和思想方法基礎”的事實。學生的這個基礎與教材的編排順序有關,但與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與生活環境關係更大。並根據這一特點來確定教法,力爭達到教與學的統一。例如,怎樣引出新知識、新句型,怎樣用同學們熟悉的生活現象去解釋一個概念,怎樣創造情景,怎樣歸納學過的知識等,都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4)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提高有效的能力發展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從有效推動和促進中學生主體性實踐活動入手,培養學生自主發展能力,以造就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個性品質得到和諧發展的、德育智育潛能得到有效激發的符合素質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課堂教學實踐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實踐、自我發展,提出問題,在教師引領下解決問題;提倡課堂的民主性,充分地尊重學生,教師成爲課堂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提倡教學的開放性,開放教學形式,開放教學場地,尤其是開放學生的活動與思維空間,開放對學生的素質培養的思路,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倡教學的綜合性,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注意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在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予以高度的關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緊緊抓住“善導”、“激趣”、“引思”、“精講”這四項教學要素,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教師要把以“教”爲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生的“學”爲重心。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協調與統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把研究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發展,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反覆法,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真正達到讓學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以此提高學習效率。

(5)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增強有效的教學參與

新課程倡導“面對學生全體,全面進行教學”的教學理念,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班額普遍較大,無法兼顧全體,大部分學生因此而無法得到語言實踐的機會。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利用積極因素,避免或消除消極因素,採用更適合於學習者語言發展的課堂教學方法,是英語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之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