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英語英語教學

淺析如何在英語課堂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

本文已影響 2.56W人 
ing-bottom: 56.25%;">淺析如何在英語課堂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
論文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寫作指導
  論文摘 要: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基礎上,探討學生對課堂寫作教學的反饋及相關問題,提出了可供教師參考的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策略和訓練方法。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強化語言的產出能力(Productive Competence)是語言學習的主要目的之一。而且,語言的輸出(Language Output)能力——說與寫,相對來說要比語言的輸入(Language Input)能力——聽與讀,更加難以提高。
  本文以調查爲基礎,探討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及寫作能力的訓練與提高問題。通過數據分析與比較,找出提高英語寫作教學的相關策略,以達到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目的便是本文的主旨。
   一、語言的產出能力與信息加工理論
  我們常常把語言的書面表達理解爲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接收信息、組織信息、加工信息和產出信息。從廣義上來講,這也是語言學習的過程。所以我們認爲寫作技能的訓練也就是信息加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指導與訓練。語言的學習是信息加工的理論已經被人們廣泛接受。信息加工是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方面的一個術語。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通過不同渠道獲得的信息在記憶中得到儲存、組織和提取。信息加工理論的研究包括記憶的研究、解碼與驗證假設的研究及學習者用目標語表達思想的策略的研究。
  在認知心理學領域最有影響的信息加工理論模式是John Anderson(1983)的ACT(adaptivecontrol of thought)模式。[1]它基於記憶的類型:第一種是“knowledge that”——即你要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識,如英語動詞的過去式有三種主要形式。第二種是“knowledge how”——即你要掌握這些知識的具體內容。如怎樣構成動詞的過去式。語言學習常常始於第一種類型,即首先我們要知道英語動詞的過去式有三種主要形式,然後要掌握三種形式的具體構成方法。這種模式對於語言教師來說,既具有說服力又具有實踐意義。KeithJohnson (1996)闡述到自動化和信息加工理論對語言的教和學都有一定的影響。[2]Hallidy有關語言的論述不僅同這一理論密切相關而且還探討了它在交際教學中的作用。[3]從他們的一系列理論與分析中,我們可以確信第二語言或者外語的寫作就是信息加工的過程。
  二、調查的方法與問卷的設計和操作
  本調查採用應用語言學研究中的定量與定性分析方法,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形式獲得相關數據,進行實證論述。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瞭解高中英語課堂寫作教學的現狀,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策略。
  問卷共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教師課堂教學的有關問題。旨在瞭解教師是如何指導學生的寫作訓練的,重點放在了哪些方面。第二部分是學生對寫作的看法,他們認爲提高寫作能力的困難是什麼,他們自己是如何進行寫作訓練的。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問卷的第一部分主旨是要了解教師在課堂上是如何指導學生寫作訓練的。歸納起來包括這樣幾種經常採用的練習形式:漢譯英練習、造句、聽寫。其中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中52.6%認爲老師常常用的練習形式是漢譯英。高中二年級的學生也是選擇“經常”這一選項的最多。很少採用的方式有:口頭作文、看圖作文,其中高中二年級的學生中41.8%和43.9%對這兩種寫作訓練模式在課堂上的使用頻率選擇的是“很少”。
  從調查問題的反饋中,我們可以看到英語課堂教學中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仍然集中在翻譯、造句等傳統的練習方法中。當然我們並不排斥這類訓練,這也是英語教學中基礎訓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僅僅侷限在這樣的範圍內,遠不能滿足學生提高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需要。不同形式、不同層次、不同目的的訓練模式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經之路。
  問卷的第二部分主要是瞭解學生對有關寫作問題的看法及他們自己的練習方式。寫作中困難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詞彙量少、句子結構表達不準確、詞語搭配不當等方面。
其中50.3%的高一學生認爲詞彙量少是主要困難,36.1%的高二學生認爲詞彙量少、句子表達不準確,34%的高三學生認爲基本上是詞彙量和詞語搭配不當的問題。當談到“老師不給寫作任務,你是否在課後自覺練習寫作”時,大部分的高一、高三學生回答“很少”。38.2%的高二學生回答“從不”。
  從上面的數字和對學生的訪談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以下這些問題:教師的課堂寫作指導和學生的提高寫作能力的訓練之間存在着一定的距離;儘管在某些方面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寫作指導,但是學生依然在運用時有些困難,如:詞語搭配、句子結構等方面;教師的課堂寫作指導與課後個別輔導應該更具有針對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加強,如何改進他們的學習策略也需要教師的幫助。 四、英語寫作訓練的模式與指導  針對在問卷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我們同有關教師和同學進行了對應策略的探討。通過探討我們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寫作訓練模式:一是基礎結構訓練(generic structures)。通過分析問卷中學生對寫作困難的反饋和所收集的學生高考作文中的常見錯誤,我們可以看出基礎知識和基本結構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在基礎結構訓練中,教師應該注重訓練寫作中的常用句型,例如,在開頭段、過渡段、結尾段常用的句型。此外,還應該要求學生掌握過渡詞語的使用,例如, and, moreover, however, but;therefore, so, in a word, in brief等,以達到文章的統一性和連貫性。
  在這類訓練中教師可以採取連詞成句、填空、改錯、句型轉換、仿寫、擴寫等形式。[4]並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程度、不同年級設計不同等級的練習,例如,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完成一級訓練,稍微有些困難的學生完成二級訓練,然後再逐步提高。
  產品(Product)。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可以說:No process,no product。只把語言操練作爲寫作側重點的教學活動是不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的。只有賦予寫作活動一定的交際性,學生才能積極地表達各自的想法。這就意味着學生的作文必須有一個假定的讀者(Audience),比如他們是給朋友寫一封信,給老師寫一個便條,爲別人記錄一次電話內容,或是給筆友通過電子郵件就特定的話題交換各自的看法。由於寫作的對象和寫作的目的不同,學生的作文也會有很大區別。
  近年來國內外寫作教學越來越提倡過程寫作教學法。[4]它把重點放在寫作過程上,強調在學生寫作過程中幫助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側重在語篇水平上指導寫作,包括構思、寫提綱、寫初稿和修改等各個寫作環節。過程寫作要培養學生的具體寫作技能,它包括四個步驟,首先是寫前準備,包括理解寫作任務、縮小主題範圍、收集想法並考慮讀者;第二是組織,包括開頭與結尾清晰明瞭、寫一句意見或是目的的中心句、各個段落之間順利過渡;第三是發展,包括用具體細節來支持主要觀點,用事實、例子、具體描寫並聯繫個人經歷來發展中心思想;第四是檢查與修改,包括再次考慮文章的寫作目的、使用準確的語言、避免常見的語法與句法錯誤。三是文體寫作(genre-based writing)。課堂教學中的這種寫作模式是一種循環式的方法,也是一種與文本互動的寫作訓練模式。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首先,教師選擇不同文體的文章展示給學生,然後分析文體風格、寫作目的、語言和結構的特點等。其次是合作步驟。教師將學生們的觀點逐一寫在黑板上。再次是學生的獨立寫作階段。學生根據黑板上的提示完成寫作任務。這一階段中包括準備階段、初稿階段、討論階段和評價階段。最後,教師講評學生作文。肯定優點,鼓勵學生大量練習。
  某些研究者們認爲這是模仿寫作方法。由於模仿是人類的認知行爲,所以模仿寫作在完整的寫作訓練中是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Anderson, J. 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M]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Johnson, K. Language Teaching and Skill Learning[M]. Blackwell Publisher Ltd, 1996.
  [3]Halliday, M. A. K.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M].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5.
  [4]路瑩,楊桂媛.英語寫作專題突破[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